有关河流的常见名词

地面水和地下水汇入河流并补给河流的区域为河盆(drainage basin)。两个相邻河盆之间的界线称为分水线(watershed);落在分水线附近的降水,会分别流入分水线两侧的河盆。分水线在山地区域比较容易确定,通常以山脊为界;在平原地区,分水线并不明确。
汇注河流的水源,通常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别形成地面集水区(catchment area)和地下集水区。河盆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表径流的形成过程、汇水过程和河水流动的情况等。在某一水系中,直接注入海洋、湖汩或内陆湖盆的河流称为干流(main stream),而直接或间接注入干流的河流都称为支流(tributaries)。干流的主要特征是流程长,河道开阔,水量大,集水面积广;支流则一般流程较短,水量较少。

河流分级法 (斯特拉勒分级法) 是一个用来厘定河流级别的准则,主要根据河流支流的数目而定。

当两条相同等级的河流汇合,一条高一级的河流便会形成。如下图所见,由河源流出及没有支流的河流属于一级河流,当两条一级河流汇合,便形成一条二级河;当两条二级河流汇合,便形成一条三级河,如此类推。

河流分级法对订定河流的相对大小十分有用。例如全球最大的河流 – 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为一条十二级河 (Wheeling Jesuit University/NASA-supported Classroom of the Future, 2004);

河盆的投入主要有三类:太阳能、水分及风化沉积物。水分来自降雨或降雪,高山积雪融水,或地下水供应的泉水。风化沉积物可通过流水侵蚀或块体移动来参与河盆系统内的物质循环;风化物的多少,与岩石的坚硬程度及岩石位置的坡度有关。

雨水在坡面上的流动过程,称为地表流。由于河盆内降水情况及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地表流的开始时间在各处并不一致;通常首先从流域内透水性很差和坡度较大的地方开始,然后逐渐扩及全流域。地表流开始时往往由若干条不大的、彼此时合时分的独立的小水流组成;当降水强度很大而又来不及下渗时,地表流的速度随水深和地面坡度的增减而加速或减速。

地表流会逐步汇集到河道去,形成正式的河流;此外,从土壤和岩石而来的表层流及地下水流,亦会供应河流的部分水量。对整个流域来说,降水量越大,历时越长,在满足了各方面的损耗后,所产生的地表流也越多;降水强度越大,越有利于河流水量的增加。

河盆的产出主要有三类:热能、水分及河水搬运的物质。

热能主要通过蒸发及蒸腾作用,以潜热形式离开,以及通过地面辐射散逸。水分通过蒸发、蒸腾作用、以及径流等过程而离开。径流runoff 指所有离开河盆的流水,由地表流、河川、表层流及地下水流共同组成。河水搬运的物质,亦会随着河水而进入湖泊或海洋。

河流的长度可达数十以至数千公里,河水大部分会向下游泄去。大多数河流的水都是流入海洋,小部分则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

在降水之前,河流流量 discharge 一般维持在最低点,水流由地下水供给,是为基本径流 base flow。

开始降雨时,雨水先被地面物质吸收,或渗润土层、石层,所以流量未见增加。随着雨水越来越多,地表物质又接近饱和,地面径流 surface runoff 不断增加,并开始汇进河道,河流流量也就开始明显地上升。

由于地面流水仍在汇集及流入河道,同时又因地下水也增加了,流量仍是可以保持上升的走势。

到了降水停止后一段时间,地面径流明显减少,河流流量才开始下降,但减少速度较上升时为慢,而降至稳定流量时的流量,亦比降雨前的流量为高;这是因为地下水已大幅度增加。

每次降水所带来的最大流量即为洪峰 peak discharge,而洪峰出现的时间,一般比最大雨量出现的时间为晚,两者的相差时间称为时距 time lag;这是由于地面流水汇集和流入河道,都需要一段时间。

若洪峰流量大,水位急升,水力作用强烈,或溢出河道,或冲毁河岸,都同样带来泛滥。当然,若果洪峰流量较小,洪峰便会安然顺着河道前进,不会带来灾害

泛滥的出现,一般是因为江河湖泊的水位突然相对地上升,超出河道湖泊所能负荷而溢出堤岸,使邻近地方遭到水淹。泛滥时洪水漫流,人和动物被冲倒淹死,农作物被冲倒、冲走或淹坏,财物被冲走、浸坏,以至房屋被冲破冲去,交通设施被冲毁,电线遭水淹而失灵等;这些都是直接的损害。

洪水积聚,再加上尸横遍野,很容易令传染病(肠道病、痢疾、霍乱、血吸虫)流行起来;洪水带来的细沙覆盖农田,使农田不宜种植;经常的积水,亦意味着地下水位接近地面,盐分容易积聚,加速土壤的盐碱化;当然还要调动资源去做救灾、防疫、重建等工作。

由于泛滥平原土壤肥沃,又有河流供水,加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向为重要的农产区和人口密集地带,故此泛滥平原的危机较高,灾害更大。    

以下问题,考试不一定有,但可以增加你的认知范围哦,欢迎你留言跟小七互动!

  1.   “河”、”溪”、”涧”有何分别?
  2.   “潭”、”湖”、”水塘”有何分别?
  3.   溪流的源头是不是一个存水岩层的出口,而源头是什么样的呢?
  4.   存水层要存有多少的水,才能维持四季有水流的溪涧不停流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9 + = 12

Scroll to Top